【原文】

   关东有义士,兴兵讨群凶。初期会盟津,乃心在咸阳。军合力不齐,踌躇而雁行。势利使人争,嗣还自相戕。淮南弟称号,刻玺于北方。铠甲生虮虱,万姓以死亡。白骨露于野,千里无鸡鸣。生民百遗一,念之断人肠。


请您评价:
相关译文

【注释】

关东:指函谷关(在今河南省新安县东)以东。义士:指关东州郡讨伐董卓的诸将领。汶献帝初平元年(190),关东州郡起兵讨董卓,推渤海太守袁绍为盟主。群凶:指董卓及爪牙。

期:希望。初期:开始希望。盟津:即孟津(今河南省孟县南)。相传周武王伐纣时与诸侯会合之地。这里是说:开始希望群雄会合能够合力同心。乃心:其心,他们的心。咸阳:秦代的国都。这里指长安,当时汉献帝已被董卓挟持,由洛阳迁到长安。乃心在咸阳:指心向汉朝王室。

踌躇:徘徊。雁行:飞雁的行列。比喻军阀军队徘徊观望,不肯前进。

嗣还:其后不久。戕:杀害。

自相戕:自相残杀。当时袁绍、 公孙瓒等发生了内部的攻杀。

淮南二句:前句指袁绍的从弟袁术于建安二年(197)在淮南寿春(今安徽寿县)称帝的事。后句指初平 二年(191)袁绍等私刻皇帝印玺,密谋废黜汉献帝,拥立幽州牧刘虞为傀儡皇帝的事,与淮南对举,故曰北方。

铠甲:保护身体的战服。金属为铠,皮革为甲。虮:虱子。

百遗一:百人中只有一人活下来。


【译文】

关东袁绍等各位义士,兴兵讨伐董卓等群凶。

开初各将领会盟孟津,拥护长安帝室一条心。

军队联合但是力不齐,联军徘徊不前像雁阵。

权势利益使人相争夺,不久内部杀害生战争。

袁绍从弟寿阳称皇帝,刘虞刻玺北方为傀儡。

战士们的铠甲生虱子,大量死亡是黎民百姓。

累累白骨暴露于四野,田园荒芜没有那鸡鸣。

一百人中只存活一个,想到此令人断肠伤心。


相关赏析

   《蒿里行》是汉乐府《相和歌?相和>中的一个曲调名,是当时人们送葬时所唱的挽歌,这里是曹操按照旧题写作的新辞。这首叙述了初平元年(190)关东义军联合讨伐董卓的历史事件。如实地描写了义军由聚而散,直到互相残杀、军阀混战的情形,真实地反映了连年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浓重灾难。表现了作者对割据势力的痛恨和对人民苦难的同情。同时也暗含作者要削平战乱、建立一个统一的国家的胸怀和抱负。

   全诗可分为两部分,诗的前十句是第一部分,突出地描写了袁绍等人兴兵讨伐董卓,到内部军阀混战的情形,诗的后六句为第二部分,主要写军阀混战给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,及作者的感慨。

   汉末外戚与宦官专权,朝政紊乱,。中平六年(189)灵帝崩,少帝即位,何太后听政。太后兄大将军何进谋诛宦官,太后不许。何进密召董卓将兵入洛阳,威胁太后。谋泄,中常侍张让等杀何进,并支持少帝和陈留王(刘协)出走小平津(今河南巩县西北)。董卓至京,迎还。旋即废少帝,立献帝(刘协),毒死太后。董卓自为相国,独揽大权,肆意残杀。初平元年(190)春,关东州郡起兵讨伐董卓,推渤海太守袁绍为盟主,曹操参加了这次战争。董卓听说后,就挟持汉献帝迁都长安,临走时把洛阳的宫殿和大量民房都烧毁了,这就是历史上所称的“董卓之乱”。《蒿里行》就真实地反映了上述历史情况,揭露了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,表现了作者对军阀的批判揭露和对人民的同情。

   诗的前四句是写联军的初心,即起兵的用意。关东州郡诸将领起兵讨伐穷凶极恶的董卓一伙,作者称他们是义士,肯定这是正义行为。联军起初本期希在孟津会合,直捣“咸阳”,挽救王室。这里“咸 阳”是用典,指刘邦、项羽攻入咸阳,打败强秦。而"盟津”既是用典也是纪实。盟津即孟津,盟与孟古通。在今河南孟县南,相传周武王起兵伐纣时,八百诸侯会合于此地。当时关东义兵也打算会合于此。 曹丕《典论?自叙》:关东牧守,“战于荥阳”,“军于孟津”。这两个典故进一步肯定起兵的正义性。

   接下六句叙述诸州郡将领违背起初用兵用意,反成祸胎。州郡军队会合起来了,但各有打算,力量不能统一;诸军列阵像飞雁一样整齐,但犹豫不前,徘徊观望。由于争权夺利,总想扩大自己地盘,削 弱他人势力,不久诸将领就自相残杀。如兖州剌史刘岱与东郡太守桥瑁相恶,岱杀瑁。初平二年(191)袁绍胁迫冀州牧韩馥并占取冀州。孙坚击败董卓军,却为刘表部将黄祖杀害。从此,兵连祸结,分裂日甚,战争连年。“淮南弟称号,刻玺于北方”两句,为了叶韵掉转次序。初平二年冬,“袁绍与韩馥谋立幽州牧为帝,太袓拒之”(《武帝本纪》)。次年春袁绍的从弟袁术在淮南寿阳称帝。“势利使人争”,表明曹操当时就看清了袁绍、袁术、刘表辈浅识无能的本质。明代钟惺《古诗归》评《蒿里行》说,曹操“看尽乱世群雄情形,本初(袁绍)、公路(袁术)、景升(刘表)辈,落其目中掌中久矣”。

   最后六句,叙述诸州郡牧守割据混战,造成了汉末丧乱局面,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。战士长期铠甲不离身,致生虮虱,百姓因战乱而死亡惨重。白骨露于四野,千里听不到鸡鸣,绝无人烟,不堪凄 惨。作者在结尾两句对此发出沉痛的悲伤和感叹生民百遗一,念之断人肠。”表现出作者对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和对军阀混战的强烈谴责。钟惺说:“汉代实录,真诗史也。”实为确评。

   《蒿里行》在内容上事真、情真、意真,十分动人。在艺术上,情感 深沉,气魄宏大,语言苍劲简洁,摆脱了乐府诗歌的局限,充分显不了文人诗歌的特点。


   曹操(155—220),字孟德,沛国谯(今安徽亳县)人。他首先是政治家和军事家,然后才是礼聚学士、雅好诗文、“横槊赋诗”的文学家。他“外定武功,内兴文学”,将济世创业的豪迈气概和慷慨忧思的诗人气质融为一体,并在继承汉乐府优良传统的基础上,使其诗歌最具“梗概多气”的建安风骨,成为我国第一个文学流派“建安七子”的领袖。他的文章“清峻通脱”,显示他反对儒学传统、崇尚刑名的特点。鲁迅称之为“改造文章的祖师”。他的诗情感深沉,气魄...更多>>
      本篇内容搜集整理自网络,原作者或已不可考究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,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曹操的其他作品更多>>
步出夏门行•其...

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 | 联系我们 || 唐诗三百首 | 宋词三百首 | 元曲三百首

诗词歌赋网scgfu.com  版权所有  Copyright © 2014-2019  苏ICP备14060348号
Powered by PageAdmin CMS